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艺术能成为什么?眉山乡野艺术节批评家艺术家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杨小彦
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视觉文化研究学者,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曾担任国内众多大型展览策展人,近年策划的展览有:《再影像:光的实验场》,湖北美术馆,2015;《后学院:八大美院油画研究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天津美院美术馆、四川美院美术馆,2016;《回归本体:广东30年抽象形艺术研究展》,岭南美术馆,2017。出版著作有:《看与被看——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出版社,2016;《中华传统建筑》,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新中国摄影六十年》,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篡图 – 作为初级历史的艺术评论》 ,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尚杨评传》 ,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

关键词:
坚持某种价值观 互相介入 在实践中尝试推动

半年前当我第一次踏足这个地方,是正在迅速拆迁的奇怪工地和田野,我当时在想这个能做吗,边走也边推动,究竟这个值不值得推动下去,他们也很虔诚,来谈了好几次,才决定继续推动下去。具体的实施过程在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日后策展的整个过程我们会做详细的交代。这也是社会变化的过程,我们身处其间,通过实践,通过对付各种奇奇怪怪千变万化的事情,来把这个实践变成个人的体验,同时通过体验再转化出来。我们更加以社会学的态度或者人类学的态度来介入社会,这样它的进程才跟我们密切相关,跟我们本身的工作和我们的创作,跟这个进程有某种特殊的关系,这个特殊关系留待以后就会成为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我认为这个东西很重要,在做艺术、推进工作当中,我们认为自己要坚持某种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应该是一个无限制的妥协。所以我觉得动态过程,策展也是一个作品,来互相介入社会发展变化,非常有意思。

这几年,我也有同样感受,艺术下乡是目前整个中国的发展状态,但是如何做,如果泛滥成灾的话会不会带来一个负面效果我不知道,但是我们还是努力往正面方向引导。殷双喜的意见非常好,艺术要从土地中生长出来。不要过分繁殖,再好的艺术一繁殖就毁了。这是往后大地艺术继续延伸很重要的警号。同时艺术家应小心一个变相歌功颂德的状态,牢记艺术家的立场和牢记艺术家的价值观,还是要坚守。这次展览通过这么一个具体的案例,把它引向了更深的现实,某种意义上我们都共同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网络里,或者说更形象一点,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谜团当中,我们在前行,我们在实践,我们也不得不作出妥协。包括策展在内,我们一方面有理想目标,同时我们更强调这是一个实践,在实践中尝试推动。艺术能成为什么?这是一个社会课题,还真的不是艺术家或者策展人批评家,包括政府官员和国企都不能够单一解决的问题,所以我更强调实践过程和现场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在这个机会中我们的收获、我们的认知,可以尝试着、鼓励着尽可能往前推。做总比不做好,资本愿意投入总比不愿意投入好,我们再继续往前。

贾方舟
生于山西省壶关县,曾任内蒙古美协副主席。1982年转向美术理论与批评,1995年后以批评家和策展人身份主要活动于北京。历年发表理论和评论文章约两百万字,出版文集有《走向现代-新时期美术论集》、《多元与选择》及专著《吴冠中》,多次独立策划或参与策划重要的学术活动和担任展览的学术主持。2002年主编《批评的时代》三卷本批评文集,2005年筹建并主持《中国美术批评家网》(现改名为《中国艺术批评家网》),2007策划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并担任组委会主任。

关键词:
乡村改造 文化沙漠 艺术和自然紧密结合

乡村改造今年在中国成为一个现象,特别在四川,这已是我今年连续参加的第三个活动了,山西还有一个活动,刚刚结束。另外在贵州有一个,他们要用两年时间打造成一个国际艺术村。所以这个现象,让我感觉到现在乡村文化的复兴。包括我们这个活动,实际上也是来自于乡村,虽然这个好像是一个企业打造的环境,但是它跟乡村的关系很紧密,至少是这个镇的一部分。所以整个现象,我觉得文化是不是在向乡村转移,在向自然转移的这样一个倾向。似乎人们开始逃离都市,这是我的一个感觉,这个感觉来自于什么地方?我们想想过去文化精英,全部是在乡村,让我想到三个词,告老还乡,解甲归田,荣归故里。所有的人,在政界也好、文学界也好,做官做将军也好,最后都要回到乡村。其实乡村是一个文化大本营,现代化实际上是都市化过程,都市化以后,我觉得文化精英已经全部转移到都市去了,而乡村却成了一个文化沙漠,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我们的行动实际上是重新恢复乡村的一种文化和气氛。至于乡村能不能重新复兴它的文化,我觉得这只是一个现象,可能至少会让我们觉得还有一些希望,不至于像前些年你到农村去以后一片败象,很沉寂,只有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全部不在乡村。所以我觉得今天这个活动,让我联系到今年以来这么多活动,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它是用艺术的方式重建乡村文化,让艺术和自然紧密结合,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诗意化。

殷双喜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副主编、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中国雕塑》主编、中国建筑学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设计专家组高级顾问、北京市城市雕塑与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副秘书长、北京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客座研究员、深圳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学术指导委员、上海油画雕塑院特聘学术主持

关键词:
从土地上长出来 在地性 和地域历史文化的一种关联

大地艺术也是公共艺术的一个类型,它是公共艺术从城市向乡村和更广阔的自然一个扩展,我们现在一般都提到日本的越后妻有这个公共艺术节,它的最初动机是恢复衰落的乡村,因为日本发展以后,青年人进城,然后留下了一些老人,乡村就衰落了,它的目的是通过艺术,使得这个乡村的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变,吸引更多的人到这个地方,然后日本同时提出叫一村一品这么一个概念,就是每一个村庄都要推出自己的代表性的农产品或者手工产品,来吸引人。总体来说,这是日本在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向大都市高度集中,来应对乡村衰落的一个模式。

中国这些年来,城市发展速度很快,也出现了年轻人向城市聚集的一个潮流,但是现在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也遇到了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以房地产为主导的开发模式遇到了困境,好像今年传来的消息,全国的城市在土地拍卖方面流标的和取消的很多,房地产公司现在放慢了购买土地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下,很多城市的人把眼光转向了乡村,也就是说以房地产为主导的开发力量和政府想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这种愿望,得到了一个共同的认识。其实十多年前我就遇到过这个情况,当地政府希望把资金吸引到乡村来,我们艺术和公共艺术担当了一种开发的策略和先锋的探索,我觉得艺术家对这个问题应该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让艺术到乡村去,这是我们的理想,本身是一件好事儿,我是非常理解和支持的,但实际上参与这个事的各方,资本、权力和艺术,应该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身份和分寸,应该是相互理解和尊重,而不是谁把谁当工具。所以我们艺术家要积极的介入这个过程,但是这个艺术到乡村也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我个人就艺术方面的看法,就希望艺术家的作品不能像一个乡村剧团,到一个乡搭个台子就唱你那出戏,唱完了大篷车拉到下一个乡村上台演出,你还是那台戏,我觉得虽然难,最好还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应该对这个地区的文化历史和地理,做一番调研,创作出来,我个人的看法,艺术作品应该是从土地上长出来的,而不是移栽的,这是我基本的看法,否则的话我们有一些优秀的艺术家很成熟的风格,很固定的作品类型,他就像播撒种子一样的,到处播撒同一个种子,公共艺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它的在地性,和地域历史文化的一种关联,要做点研究。

王林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批评家、策展人,现为四川美院教授,西安美院客座教授,美术学学科带头人,“当代艺术批评与策划”方向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导师。著有《美术形态学》、《当代中国的美术状态》、《从中国经验出发》、《美术批评方法论》、《追问——王林论当代艺术》、《在场——王林论当代艺术家》、《绘画与观念》、《王林论绘画》、《现代美术历程100问》等9种专著及20多种编著出版。曾在海内外发表美术评论及理论研究文章800多篇。

曾策划1991年北京《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文献展》、1993年成都《中国经验画展》、1996年《首届上海双年展》、广东《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1985—2007》、香港《后先锋——中国当代艺术的四个方向》、东京《艺术慈善中国——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北京宋庄艺术节《底层人文——当代艺术的21个案例》及2008年北京798艺术节主题展《艺术不是什么——中国当代艺术的45份问卷》、2009首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2010年苏州《中国性——2010当代艺术研究文献展》、2011年《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破碎的文化=今天的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等数十个展览。

关键词:
礼失求诸野 在野 重生民间的文化权力重建

我们这个时代正好遭遇到中国有一句话,叫“礼失求诸野”,意思是当一个国家的理智失去的时候,他可能只能求助于荒野、村野和在野。在野是什么呢?在野就是重生民间的文化权力,重建我们这个社会、中国大陆公民的社会,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但是又是不得不经历的一个时代。民间的公平社会是建立在经济私有化和权力个人化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的话,中国民间的知识也好,权力也好,重建是不可能的。我们这个展览,我觉得乡村的浪漫,要警惕国家体制的歌功颂德和政府过去时态的这样一种政绩和功德。当我们对乡村感到兴趣的时候,我们应该记住这些最基本的前提和原则。

陈默
陈默,批评家、策展人,《大艺术》执行主编,四川川音成都美术学院美术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成都现代艺术馆客座批评、成都画院客座批评。80年代末开始介入现当代艺术批评与策划。先后策划《000,’90现代艺术五人展》、《“上下左右”艺术展》、《“残骸”当代艺术展》、《“老区经验”当代艺术展》、《“物象营造”当代艺术展》、《十匹火砖当代艺术展》、《“图式营造”:何多苓、庞茂琨素描展》、《往事印象:高小华珍藏手稿作品展》等几十个现当代艺术展,并为多个当代艺术展做学术主持和特邀批评。

关键词:
彰显 不断的出问题 继续出问题

我还是就咱们成都或者四川艺术生态这个切入点来进行,因为我在差不多两个月前就接到小彦老师给我发了说有这么一个活动,希望我参与,并且给予大力支持,我说肯定啊,我一看他说的位置,在成都边上,属于成都片区,我说在我们的防区,当时给我说是大地艺术节,我很兴奋,因为直接想到了克里斯托、包扎美国的海岸、包扎德国议会大楼这种在艺术史上很重要的作品。所以这个大地二字,在现代艺术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具有一个专业学术性指代的这么一个名词。

王林老师清楚,成都这个地方,2003年陈履生编过一本书,叫《以艺术的名义》,对行为艺术进行大批判的那本书,第一重灾区是北京,第二重灾区就是成都,成都这个地方就是现场艺术,我们说行为艺术是发生的非常频繁的一个地区,所谓大地艺术在这里出现,我很开心,我给很多做行为艺术的艺术家说你们都过来看看,有点遗憾这个活动没有现场行为。

当然了我们还是回到作品,我觉得现场有喜有忧,我来了现场以后,和史金淞我们几个先去看了一圈,最后史老师的一个结论很有意思,他说所有的作品,现场摆得最正确的是傅中望老师的作品,确实我们拍了照片以后,确实他的最正确,最符合他的愿望,那个感觉也最好,因为我也了解,这个时间太短,太急促。据我了解,国外有类似的这种艺术节,应该是很长时间,应该艺术家到现场他自己来选,和主办方进行充分的磨合,你的作品在现场尽最大可能的一种彰显,如果想做得更好的话,应该有这些环节。总而言之,我不知道我能不能代表成都,我是来自成都,我很开心,这么多艺术家,这么多批评家来到成都,我代表成都艺术家、成都的朋友,谢谢大家。成都这个地方必须不断出彩,就像陈履生说的,这个地方是有严重问题的地方,它是不断的出问题的地方,我希望继续出问题。

胡斌
197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市长沙县,现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艺术管理学系教授,先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本科毕业后曾在广东美术馆工作,2005年走上独立策展道路,尤其关注广州的青年当代艺术家群体。策划的展览包括:“造城运动——东成西就艺术展”、“超级英雄——广州艺术新势力联展”等。

关键词:
诉求 多方力量交叠 激活 多重关系新的特质

整个过程当中,其实在艺术家这个环节上,因为时间的这种短促,我觉得占的比重在整个过程中略微小了一点,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做的很多工作,可能是艺术家看不到的,外界也看不到。最初我们是当做大地艺术来做的,我原来写的文章标题是《带着诗意贴着大地生长》,后来就改成了《带着诗意沿着田野行走》。实际上这个还不仅仅是一个标题的修改,其实有点违背了我们最初对于这个活动的起先的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做大地艺术,首先从我的角度谈一下对艺术史的梳理:大地艺术在美国60年代兴起,从形式上,大地艺术和极简艺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室内走向了室外,和大自然结合,同时也跟城市公共空间结合,带有反艺术体制的内涵在里面。对艺术体系的一种批判,具有艺术体系的一种批判,近些年来大地艺术跟60、70年代的大地艺术有很多不同,跟现在的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了,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同时有城镇乡村这样一个诉求在里面,包括台湾、香港等很多地方都在做类似的艺术活动。这个语境和六七十年代的大地艺术有很大变化,那个带有系统批判作用,这个带有包括跟政府、区域、艺术家,这种经济政治多方力量交叠在一起的行动,我们提出这个大地艺术,肯定对这两种情况都有思考,我就想说,艺术现在越来越成为一种系统的工作,不是一个单个艺术家个人的创作。我们要思考艺术在里面到底带来的是什么,它真的是好像文化配合经济这样一个意思,还是多方力量交叠过程中我们能够给艺术带来不一样的特质,这是我们要思考的。艺术和这一块区域之间的关系,艺术能不能激活艺术对于这个区域的重新认识,这是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面貌。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

这次在很短时间内也想组织艺术家来考察这个地方,由于时间太短了,包括制作都非常紧张,可能不一定能够达到最初的愿望,但是我们是有这样一个希望,我觉得这个可能也可以作为在这里项目的开始,也许还可以进行下一轮就会考虑得更充分。我始终认为在一个多系统的交叠当中,艺术既跟每一方发生关系,同时又不是一个配合的角色,能够在多重关系中生长出一种区别于独立艺术家,又不是一个服从者的一种形象,或者多方博弈本身就带给艺术新的特质。

蒙图里
法国策展人,现为“室内与收藏者空间”策展人。曾任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里昂孔岱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克里斯特尔?蒙图里毕业于法国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后又在法国里昂第二大学电影与多媒体艺术系获法国国立高等文凭艺术硕士学位,曾策划多个在法国和欧洲有影响力的群展,2011年曾参与策划里昂双年展巴黎分馆展。

关键词:
纯洁 地域性 跨文化思考 冲突融合

首先我表示歉意不能说中文,只能用法语来说,我们这个乡野艺术节是跟自然发生关系的,整个项目是置身在法式的花园里面这样一个地方,对我来说是很纯洁的感觉,我们现在身处这个环境像一个花园一样,有艺术品放在不同寻常的地方。我们的作品是跟整个自然环境、空间能够结合得很好,作品的含义本身也跟主题有很好的结合。不同的艺术家展现出不同的思考角度和作品呈现的层面,有与镜像有关的,有与界限有关的,有与色彩有关的,还有与地域性和跨文化思考有关的。既有冲突,也有融合,作品和自然环境互相作用。

龙邃洋
生于广州,2001年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2005年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同年留学法国;2009年 毕业于法国东巴黎大学电影与多媒体艺术系纪录艺术专业,获硕士学位;曾任岭南画派纪念馆当代艺术项目策展人,广州市高雅文化传播公司艺术策划,广州儿童三年展"总策展人,加拿大温哥华非营利艺术机构“融空间艺术发展基金会”艺术总监。现为独立策展人,工作居住于广州、温哥华两地,沙甸咸水埠艺术机构创始人,当代视觉艺术培训中心创立者及教学总监,《天南》杂志2015-2018年度设计总监,广州美术学院外聘教师。

关键词:
视觉和地理上的冲突 嫁接 五味杂陈

我们这次乡野艺术节所处的地方正如法方策展人蒙图里所说的,是一个完完整整的法式花园,在中国的乡村里突然出现一个法式的花园,我想刘建华老师的《天外之物》就和这个园区的概念非常吻合,它真的就像是一个天外之物一下子砸在这片土地上一样。这种视觉和地理上的冲突似乎跟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怎么在中国的乡村会出现一个法式的东西呢?但其实也可以反过来问:为什么不能在中国出现一个法式的东西呢?这样就没有在地性吗?现在中国到处是假古董,假古镇,一个接一个,很多乡村他们看到别的地方的所谓特色“很中国”,结果就想都不想就复制过来了,在广东乡村突然出现了徽州的建筑,我也觉得很奇葩,但当地人觉得很“传统”和“中国”,没有问题,我也很无语。在这里突然出现一个法式的花园,很多学者可能看不过眼,但在这十几天驻场安装作品的过程中,发现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都是开车从大老远的地方来的,不少开的还是豪车。当地村民我跟他们交谈时,他们也很兴奋,很开心开发商搞了一个这么不一样的园区。都觉得很美丽,都非常接受。我就一下子矛盾了,在地性到底是以什么作为标准的呢?是否不允许外来的嫁接呢?当代艺术对于当地来说难道不也是一个外来的概念吗?诚如胡斌老师所说,大地艺术源于对艺术体制的批判,而我们在中国乡村的法式花园里做一个跟大地艺术有关的展览,既是一个多方合作的结果,也是一个多方博弈的结果。我认为,这次艺术节至少,主办方体现了他们大度,给予了艺术家最大的自由,并没有要求作品一定要“怎么样”。诗意也不一定就是一味的赞美或颂扬。也可以是酸溜溜的,也可以是五味杂陈说不清楚的。我觉得在整个大环境下,说不清楚其实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何桂彦
2003年毕业于四川美院美术学系,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人文学院,获博士学位。批评家、策展人,现任教于四川美院美术学系,教授。现任四川美院美术学系副主任、中国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雕塑学会委员、重庆雕塑协会副会长。

研究领域有欧美现当代艺术、艺术批评与展览策划、中国当代艺术思潮等。曾在国内学术期刊《艺术评论》、《文艺研究》、《美术研究》、《艺术当代》等发表批评文章70余篇,共50万字。2008年以来,先后出版个人著作与编著13本,如《走向后抽象》(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建构之维:当代艺术家个案》(副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河北美术出版社,2011年)、《社会风景:中国当代绘画中的风景叙事》(河北美术出版社,2014年)、《前卫的没落》(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社会剧场:参与与共享》(副主编、重庆美术出版社、2017年)等。

2004年以来,曾策划数十个当代艺术展,如:“1976-2006乡土现代性到都市乌托邦:四川画派学术回顾展”、“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展”、“社会风景”——当代艺术邀请展、“当代雕塑的方位”——2013年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主题展策展人)、“日常之名”——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日常话语与观念生成、“神话、叙事、想象——当代艺术邀请展”、“形式乌托邦”——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形式表达与文化观念、“叙事中国”——香港回归20周年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社会剧场”——第四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展等。

关键词:
二元对立 改造 融汇 核心 共识 学术规范

最近这几年我们确实感觉到跟乡村有关的各种艺术节做得比较多,把这个放在中国整个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改造、社会变革里面,在我们过去这40多年,我个人觉得,除了80年代初我们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从农村开始,整个1980年以来的所有社会发展进程中,农村和城市,我个人觉得是一个二元体,不是说二元对立吧,至少是农村在二元对立的话语中是边缘、想象、遗忘的角色,所以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思,去思考这个背后隐含的社会冲突或矛盾,或者改革进程中它存在的问题,这是我们首先要理解这个大背景我的一个看法。

这几年确实在过去的十年当中,我们会出现很多重要的艺术事件跟农村发生关系,在座很多老师都比较了解,比如说璧山计划,璧山计划最核心的东西是改造,对乡村的改造,包括北京的艺术家在甘肃做了一个义工计划,包括艺术村、美术馆,我们看到中国艺术里面有一波艺术家,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的一种介入式的、改造式的,把乡村作为一个社会艺术生存的情景。而且这次参展艺术家中也提出一个参与,包括去年我们做了一个社会剧场,不局限在大地,可能包括乡村,包括城镇,包括社区,包括一些公共空间,在这个区域当中,我提出来的主张,它既不是一种改造,也不是一种参与,而是一种共享和互动,从这个角度讲,我就想说的是,当艺术介入到乡村,当艺术作为一种媒介进入的时候,艺术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一个装点,是一个陪衬,是一个点缀,还是一个策略。与此同时还涉及到另外一种关系,艺术家在创作主体在农村和场地发生关系的时候,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什么意思呢?就像当年乡土绘画一样,艺术家是高高在上的,我是文化精英,农村也好、土地也好都是被我描述的,并没有形成一种真正的互动,也就是说这里面隐含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复杂的,一个是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一个是艺术主体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和大众之间的关系。艺术节作品非常有意思,背后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这就让我去思考,当我们把艺术介入到乡村,把艺术跟大地进行融汇以后,它最核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个人觉得如果没有在地性,没有它本土的关系,之间没有血脉的关联,我觉得这个艺术只是一个点缀,它实际上不跟这片土地发生关系,然后就是把这个作品放在美妙的环境当中,它也仅仅是一个看和被看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讲,这个问题成为今天中国当下诸多的公共艺术也好、乡村改造艺术也好,一个共同的问题,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这样的艺术,它的法则一定跟我们学院里面做的雕塑,一个城市雕塑或者美术馆的作品,完全是两回事儿。这个问题是一个共性,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在未来发展当中有没有可能大家形成一种学术共同体。批评家和策展人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而参与的艺术家之间对于公共艺术能不能形成基本的共识,艺术家我也觉得有基本的共识,还有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还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机制推动这个行业往前面发展,不是那种零零星星的,能不能在今后就这些项目当中能不能形成一个基本的学术规范或者大家形成一个共识?

李晓峰
李晓峰,1963 年生于天津,祖籍山东淄博。1981 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修哲学、美学,就读期间任北大美术社社长,1985 年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至今。现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副教授,当代艺术研究工作室主任,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

编著《艺术导论》《基础?基因》《中国雕塑1949—2010》《批评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形象的对视》《视觉的维度》等书籍三十余部;策划“都市抽象”“都市靓丽”“动静”“态度”“海上一线”“以物之名”“飞翔的空间”“形象的对视”“视觉的维度”等四十多个展览;撰写《浮生涌动》《静水深流》《以物之名》《何谓沉香》《态度何为》《曜日孤峰》等文章一百余篇。

关键词:
领衔和定位 田野装置 当代公民的思维在地化的联

中国这些年的确从城市到乡村,从商场到田野,全方位的在产生这样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又恰恰是与当代艺术领衔和定位,这已经很成功了,如果弄很LOW的过来,那就很惨,所以说刚才他们在讲不可思议也好,难以置信也好,就是在中国这种田野上,有这样一个当代艺术的降落,不管这里头有多少假设的或者合谋的或者博弈的,这是事实,这个事实已经是很不简单了。虽然这次田野艺术节东西不多,大概只有13个艺术家的作品,整个现场很棒,特别让来自法国的朋友感觉很亲切,完全像法国的坡地丘陵的花园,这个感觉也是营造出来了。他们也是为了这个来推动,不管是房地产还是什么,能够以艺术的名义,让当代的作品在里面呈现,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好事情。

我再说一个态度,中国所谓公共艺术,从城雕走向野装,田野装置,这其实也是一个进步,城雕我们都知道,我们都是有这个经历的,城市发展最快的时候,是中国艺术最集中的层面,那里面人力物力投入特大,特别给我们雕塑业界的艺术家带来了改变,不管是物质生活改变还是创作的改变,很快这个城雕就遇到了瓶颈,从城雕扩展到乡村,这是一个虚拟的桃花源,这是一个人为的花园,在背后有巨大资本支持的人为花园里面,我们还有那么多当代艺术作品顺利降下来,虽然主持人在开幕式上用了一个我很反感的词叫嘉年华,不管是文化建设还是更前沿部分的试验表达,怎么能把它变成一次作秀呢,怎么能变成一个秀场呢,但它又是一个事实,我们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它与当代艺术、与大地也好、与空间装置也好,有更多的呈现机会。

还有一个我要说的是,中国离公共艺术多远,中国的公共艺术现在进入到了一个重要层面,是公关层面,而不是公益层面,如果用公益这个词来说,好像距离也蛮远的,如果我们的社会也达到这个文明度的话,我想我们的公关应该是处于公益的,绝不是作秀和嘉年华,当然也不是孤立的艺术家作品的孤立表达,它一定知道在地性,我非常同意,在地性的意义是什么?情感他们就有这个意义,他们做得比较理想化,自任村长,还要做选举,还要弄农村美术馆,这个试验是很重要的,这个试验后边我想提示的是,中国现代文明,新中国的政治文明与农村的关系是非常奇妙的,因为我们新中国现在讲的执政党就是从农村出来,最伟大的策略就是农村包围城市,很多艺术家也在重新回味这样一个,或者在反省中国的政治逻辑和政治进程,所以我想他们这些年来此起彼伏的乡村相间也好、介入也好,用当代艺术的形式,更多是是用当代公民的思维来搅动乡村,并且与它形成所谓在地化的联姻或者生长。我们现在的社会条件还离越后稀有还很远,人终极的终点,是人类社会最边缘的地方,所以从这个角度,这个公益是比较深的,我们不管田园也好、大地也好,与这个结合在是真正的在地。

维隆
法比安生于法国,现居于里昂。2006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现为自由艺术家、策展人。作品曾多次参加国际性展览,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他是法国“内部与收藏艺术空间”的发起人和艺术总监,策划多次艺术展览。也曾参加里昂双年展。法比安关注物质的转变和物件的折射,因为它从审美,诗意或哲学的角度揭示了非常广泛的问题。创作过程是他工作中的核心问题。它让法比安质疑人类与进步、技术和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
自然媒介 人造材料 世界的关联

即便是大地艺术,在欧洲我们对大地艺术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在乡村中,我们做的大地艺术不能只是自然媒介,也可以是人造材料。这样我们才能研发更多的问题和观点,关于城市化和乡村的关系,我很赞同关于各位老师人造花园的观点。因此在乡间,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关于这个世界的关联,而不应该仅限于当地的情况。
在中国,中国很多地形和历史是非常相关的,它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博物馆了,通过这种方式,对我们制造艺术已经是有很丰富的资源了。这次艺术节的时间限制确实是很短,它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坏的一面是因为我们大家都很紧张需要去赶工。但是在这样局促的时间里面,我们想制造一个有质量的作品的时候,会让我们的思维立马就想到这个作品的核心是什么,像我们现在的时间,就好象我们在城市里面的工作一样,想很快进入到核心,但是当我们来到乡村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反思。

在公共艺术,不同的文化中我们对公共艺术的定义也是不一样,我们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理解就是,跟这个作品展示的环境是有关系的,一些作品本身就可以创造不同的想象和感受,关于这个世界本身就可以产生很多关于周围环境的想象和感受。

顾雄
顾雄是一位加拿大的华裔多媒体艺术家。作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系的终身教授,顾雄曾举办四十余次个人画展,并参与超过一百次国内外知名的群体展览。其作品被加拿大国家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温哥华美术馆以及许多其它博物馆收藏。顾雄曾出版两本艺术专著、十多本个人画册,其作品亦获得诸多国际媒体的关注。顾雄的创作致力于探索全球文化交融所带来的影响。其作品通过对人文、地理、经济、政治和全球化进程的解读,揭示了多元文化融合所催生出的全新身份认同的现象。

关键词:
记忆 情感 人性的一种关怀 再现

我是从四川出去的,出去了29年了,现在重新回到这个地方,非常有意思,我们当知青的时候也是在乡村里面,那个时代的乡村跟现在的乡村是完全不同的观念,那个时代的乡村是完全是祖祖辈辈的人生活在乡村,突然大城市里面的知青到里面去跟农民在一起生存,那种关系不一样的距离,通过在那个地方拉在一起,可是今天,这个乡村关联完全发生变化,乡村成为集资本等其他的完全可以施展力量的象征,所以在这个里面,因为我在加拿大这么长时间,加拿大的文化跟原住民那种关系,一个外来者跟原住民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去协调,所以在加拿大一个最重要的词汇就是,怎么去协调,怎么去妥协在所有不同方面,我们怎么样在历史进程中找到我们自己的位置,来进行一种对话,妥协不是放弃自己,而是争取自己的权力,最大限度的实现它的价值观念,所以我觉得在这个地方就像你们刚才谈到的,国企的权力,对这个方面发展他们的目的或者他们其他的艺术在后面。但是正因为这个,如果没有各个方面介入的话,这个大地艺术也不可能出现,关键是出现的状态下面,这13个艺术家,他们带来了13个不一样的文化和个体这种经历和思考,对今天这个世界的思考,这个世界可以是在偏僻的农村,突然一下变得非常重要,变成一个乡村花园,变成一个对法国文化的种复制,这种复制确实带着在地性,现场所有的技术水平跟不同文化的理解,建立起了这种模式,这个模式里面,每一个声音都会让人引起一种思考,所以这种在地性的话,实际上它也是一个全球化的缩影在这个地方,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艺术节,而且艺术家都在尽全力尽可能的把艺术品展现到他们能够满意的程度,我从20几号到现在,确实有很深的体会,安装的过程中怎么样跟本地的农民互动,我觉得很精彩的时候,农民在帮助我做我的作品的时候,我就在跟他们交流,跟他们谈他们现在把他们自己的土地卖给国家,然后他们失去了他们祖祖辈辈的家园,他们的现状是怎么样,有的农民就跟我讲,他说我们都不知道将来我们的下一代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完全没有那个想象的空间,所以这个艺术节不仅仅是关于今天,同样也是关于过去这种记忆,个人的记忆,对他们赖以生存这块土地那种情感,所以不要忘了我们所有的作品都是对人性的一种关怀和再现。

傅中望
男,1956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种工艺系装饰雕塑专业。曾任湖北省美术院雕塑创作研究室主任、副院长, 湖北美术馆馆长。现为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雕塑与公共艺术的创作,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当代艺术展,作品被多个美术馆和艺术机构收藏,并被列入各种版本的当代艺术史出版物。

关键词:
被动 嫁接 生根发芽 文化的自觉 土生土长

其实作为艺术家,我觉得艺术家越来越被动,为什么呢?今天这里搞个展览,然后我们参加,另外搞个展览,我们又参加,面对不同类型的展览,我们要出不同的牌,像打牌一样。策展人觉得好,主办方还觉得好,你的这个东西才能落地,你自己说好不行,这个是被动之一。再一个,近几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们的展览从美术馆、各种艺术中心、室内展览,突然转向到乡村,转向到都市城市景观这方面的大型活动,这些活动其实都是资本的力量,要么就是房地产,要么就是什么投资人,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投资人有这么一种自觉,房地产有这么一种自觉,有这么一种意识,我觉得就是一种进步,过去是没有的,不管他是做装饰品还是做什么,但它有这么一个意识,做了,它会影响当地的公众,邀请到这么多策展人和艺术家到这个环境当中,文化的一种介入,这种介入其实会有影响,至于说是不是有在地性,是不是在这个地方土生土长的,一方面是艺术家本身,这个里面就要主动了,你在参与是被动,你被别人邀请是被动,作为艺术家你还有自转的过程,你自己能不能够转,你自己是不是很认真的对这次活动做思考,为这个环境为这个空间我做什么,我这个东西放到这里有没有意义,对当地人、对公众有没有价值,这是艺术家自己要思考的问题。从我个人来说,我是很认真的,对这个地方的环境,包括策展人,包括主办方对我的邀请,我会很认真的去研究,我做了放在这里,只是想通过这个媒介,表达我的一个意思,其实就提出一个问题,你说做了一个种子能不能发芽、能不能生根,对我来说,我已经播下去了,中华文化能不能嫁接生根发芽我也搞不清楚,未来是怎么回事,其实某种程度上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离我们有多远,前两天我发了一个微信,文化的自觉离我们有多远,真正要土生土长,我们民族的文化水准,全公民的文化艺术素质相当提高,他达到一种自觉,土生土长才行,你要按照某种理论介入进去,肯定你是外来的。中华园哪一个树、哪一个草是土生土长的?没有一个是。连植物都不是土生土长的,在这样一个文化大背景下,你要达到一种自觉的时候,那不是艺术家本身的问题,是全社会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体的文化意识的提升,这个我觉得还是有相当一段的距离,我们就目前来看,国内这里做活动、那里做活动,其实资本介入,在某种意义上我还是很肯定,有些资本家根本不愿意拿钱做文化,他宁愿做其他的事情,他愿意拿钱请文化人、艺术家在这里搞点大地艺术也好、公共艺术也好,这也是一种自觉啊,具体怎么实施怎么做,各有各的方法,即便现在走进乡村计划也好,我们很多试验,其实都是外来,也不是自觉的东西,是你强加给他的,是不是农民喜欢的东西,是不是大地喜欢的东西,也要打个问号,其实我们国家是一个过程,在目前这个过程当中,始终都有不同,我说我们目前是一个价值分裂的时代,各有各的说法,我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可能别人不喜欢,这一代喜欢的东西下一代不喜欢,你今天做的,你问你的儿子女儿,你做啥东西,立马当下把你批判掉。我是很自信的,我觉得我做完之后很自信,我不自信我花那个钱做它干嘛,我说这番话意思就是,我们策展人也好,艺术家也好,只要我们凭着良心真诚的对待我们社会,对待我们今天和未来,我相信这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我也是这么做的。不管哪里邀请,我认真去对待就行了。

刘建华
1962年出生于江西吉安市。89年雕塑专业毕业后,他尝试在当代背景下进行实验性的创作。作为一位不断探索、善于思考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早期多以陶瓷作为媒介,随着创作的深入,艺术家近年已逐渐转向综合媒材的利用与试验。刘建华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并受邀参加世界范围内的多项大型展览,包括第五十七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第十七届悉尼双年展、第一届新加坡双年展等展览。作品被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V&A博物馆、纽约MOMA、东京原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昆士兰美术馆等机构收藏。艺术家目前工作和生活于中国上海。

关键词:
转型发展 挑战 可能性 线索的探索 对话 扎根土地

我觉得中国面临的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从中国社会整个体制转型发展,包括中国艺术家怎么样去面对一个艺术走出美术馆,走出一个封闭的空间,到大自然以后,这样一个语言的形态创造,包括个人语言的一种方向确定,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我们在今天来说,中国艺术家其实我觉得很尴尬的位置。前面他们说的,做当然比不做要好,但是做的过程中,确实面临很多挑战,这个挑战里面有社会的,有政治的,有意识的,还有刚才说的在地性,这些都需要艺术家去面对的。大家对文化艺术到底是什么的看法,可能大都认为其实就是摆了一个舞台,你就上去表演一下,唱一下,我需要你这个。然后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需要这个东西来做一下,真的跟其他地方是完全不一样,我是指国外,对这个文化的东西,刚才说我参加15年日本的展览,艺术家是坐在前面的,其他的全是在后面。跟民国一样,我前几天拿了一个照片看,我看杜月笙杜氏祠堂落成的时候,这些艺术家坐在前面,黑社会老大等什么的全在后面。这就是中国的现状,其他的没必要说太多,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个很尴尬的角度里面,你认为好像我们可以往前,到今天也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但是中国人还是有个耐力,有个韧性,也无所谓,一直会往前走,走到哪一天突然一下天宫开了,也是值得的。不开后面也有人来,这是我们所说的自信。刚才每个人观点不一样,还是很有意思的。但是我觉得艺术家真的是在工作室里面,更多考虑的自己的作品的可能性,自己线索的探索,它的艺术究竟意味着什么,还有中国艺术家拿着什么东西能去对话。以我个人来说,参加这个活动确实时间很紧,在地性也是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我就从天而降,就扎根土地。我觉得关键艺术家你在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可能性和你的问题,你的问题在你的艺术发展里面,在这样一个线索里面,这个点在哪里,包括你今天或者以后怎么样,这个是艺术家更多要考虑的东西,包括甘肃他们搞的世界艺术美术馆,因为北飘很多年,带着拯救家乡的责任去的,要做美术馆,要做艺术节我觉得他的思维还是从大城市的元素拿过来,那个也是一种,现在也做得挺有意思,把很多资源整合以后带进去,包括今天我们在这儿谈的这个展览,艺术节的可能性,关键不是开头,我觉得关健是积累,关键能做几届,写了首届,那肯定也有第二届,还有希望。

王义明
1965年出生,湖南浏阳人,1980年参加工作,1986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工大学,199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93年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任教至今,中央美术学院防问学者。现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美术教研室主任,视觉艺术实验室主任,环境艺术研究所所长,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美术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

关键词:
结合点 兼容性 时间段

受几位策展老师的邀请,当时创作任务是非常美好,带着一个画布,这个画布是户外的广告布,那次见面以后从成都出发就进了西藏,一路上非常好,画面在那个地方非常好,曾经最早的设想想做成这种帆的形式,中途我交涉过,60米,能不能稍微改变一下想法,这个画面直接铺成60米,也跟主办方提过这个想法,他说好像这么直接简单的往地上一铺,太简单了吧,还是立起来吧,就变成了要立起来,就把60米的画布剪成30的碎片,其实现在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在西藏在地已经改变了它的形态了,一件作品在过程中间会有最好的一段,接着往后面走,可能会越来越弱。刚才几位老师讲的在地作品,和当地的结合,因为我们所面对的,类似的环境其实是大同小异的,这种乡村、这种周边,稍微有一点规划,有一点景观、人文设计在里面,这种环境是大同小异的。那么你的结合点,从某种作品上面它的兼容性比较强大的话,可能放在哪一个地方都很合适,有些作品可能是你想得很好,可能并不那么合适,场地上并不那么合适,而且这个场地上,这个不行就换那个,它有一个时间段,你创作刚开始设想到最后完成落地,最终是什么样。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杂志2011艺术权力榜单发布
·《艺术+拍卖》杂志2011艺术权力榜单发布
·《艺术+拍卖》杂志2011艺术权力榜单发布
·《艺术+拍卖》杂志2011艺术权力榜单发布
·《艺术+拍卖》杂志2011艺术权力榜单发布
·《艺术+拍卖》杂志2011艺术权力榜单发布
·《艺术+拍卖》杂志2011艺术权力榜单发布
·《艺术+拍卖》杂志2011艺术权力榜单发布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