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就好:周雄波个展
2021.4.17-2021.5.16
策展人:夏可君
执行策展人:洪隐
主办方:厦门宝龙艺术中心
展览地址:厦门市思明区金山路1号宝龙一城L4宝龙艺术中心
东海雄波双重浪
文/洪隐
挟着东海澎湃的浪涛声,摧枯拉朽的海风横扫木麻黄林,意象的声响此起彼伏。出生于东海畔净峰山下的艺术家周雄波,从在地时空汲取养分,以历史观照、日常经验介入创作思考,不断自我迭代生长成当代艺术地景再现的生动个案。2021年4月17日在厦门宝龙艺术中心开幕的个展“欢喜就好”,正是一次力证,近阶段全新的创作,融会贯通水墨、漆、茶等综合媒材,循脉络而变通章法,于多元并呈的作品中听见来自艺术家自身以及观者的回响。回响绕梁,东海雄波的双重浪清晰可闻。
第一重浪,东海雄波的在地性。
如果说东海畔净峰山下海浪、沙滩、木麻黄林等自然造物,涵养着周雄波的性情,那么净峰山上弘一法师的故居、墨宝等遗迹,则是周雄波的人文启蒙所在。另一种不可忽略的人文启蒙,来自其父亲,一位敬畏神明的古建筑工程师。因此当他东渡日本,置身安藤忠雄的建筑光影之中,阳光在木麻黄林投射的斑驳混沌之影,父亲手中寺庙建筑的棱角曲线,都在那一瞬间交织成一道诗性的闪电穿心而过,周雄波恍然大悟。
东方语境的遥相呼应,记忆的重组再现,让周雄波在异乡更懂故乡,也更明白自己从何处来往何处去。而在一来一去之间,是闽南人乃至福建人的双重精神指向,一种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爱拼才会赢”,另一种是顺其自然应势而为的“欢喜就好”。“爱拼才会赢”的周雄波,在“非如此不可”的状态下,以“欢喜就好”的心境,倾力创作,在日常经验的转换(比如喝茶)和创作思考的升华中,嬗变出这一次个展“欢喜就好”。
欢喜就好:周雄波个展 展厅现场
木麻黄林,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欢喜就好》,综合纸本水墨,232x198cm
《欢喜就好》,综合纸本水墨,232x198cm
第二重浪,东海雄波的实验性。
自幼书法熏陶,学油画出身,后从书法入书道,间而以漆创作等诸多尝试,再将水墨、漆和茶等媒材综合思考与创作,周雄波对光影、空间、肌理、笔触等特质保持着强烈的探索精神。
契合展览主题“欢喜就好”的系列创作,受启发于井上有一,但不拘泥于固有的方法论,不破不立,提炼出周雄波自己的语言,独特而极具辨识度,从文字的可读性到纯粹的视觉语言,进一步发掘书写性的抽象化表达,混沌笔触流淌之间,可见海浪、沙滩、木麻黄林婆娑迷离的光影肌理,意在呈现似与不似的“非绘画”,散发出直指人心的力量。
与“欢喜就好”形成鲜明对比的瓦楞纸书写作品,是另一种实验性创作,在日常包裹废弃的瓦楞纸上用蝇头小字,逼近自身书写的极限,所书虽是心经,但取其非宗教化的心境,走向自觉,以小见大,方寸而见天地。倘若从书法的角度来看,周雄波师法黄庭坚、弘一法师等人的迹象,也在此中一一破除,纯然书写,以无法为章法,这也正是日常经验转换之外,该作品的实验性所在。
《心经》,瓦楞纸,极限小楷
《心经》,瓦楞纸,极限小楷
《心经》,瓦楞纸,极限小楷
展览最大的惊喜,是“左茶右漆”,该系列作品可谓全新的突破,漆茶并置,阴阳互鉴,各显春秋。此中对话,既非书法,甚至打破水墨创作的边界,覆以金箔,拓以木叶(茶叶/木麻黄的叶等),佐以敲击,澎湃与静默张弛有度,周雄波通过自身感受的敏感性,超越对材料的理解,回归直觉,观照内心,真诚如初,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实现美学上的自足。
三组《左茶右漆》
《心经》,宣纸、茶叶、茶水,42x176cm
《心经》,宣纸、大漆、金箔,42x176cm
这是一场因为新冠疫情而延迟登场的展览。自庚子年初到辛丑年春夏之交,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代,就是一片浩瀚无垠风暴无限的汪洋大海。潮汐更替虽有规律,却无法准确预知某一场风暴的降临。此中不确定性,恰是生活和艺术创作的真谛。难以预料,更有惊喜。周雄波个展“欢喜就好”,也是如此,因为延期的诸多不明确因素,反而促成惊喜之作。在地性和实验性在周雄波身上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东海雄波,浪起于此,浩瀚的回响归于浩瀚,无垠的观照走向无垠。
进无止境,欢喜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