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事实上,自去年的“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开始,三位策展人便有意从传统的艺术史框架中解放出来,祛除线性逻辑主导的艺术史叙事迷信,力图呈现一个多元丛生、且不乏共时性的话语生态。 |
| | |
| 无须讳言,迄今为止,汉语学界还没有真正进入毕加索的专题研究。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西方美术史研究在中国几乎处于同样的境地。 |
| | |
| 本文是笔者关于当代水墨的阶段性思考,最近完成并提交即将举行的由皮道坚先生策划、主持的专题讨论会的《形式、笔墨及画意:当代水墨(山水)话语中的常与变——一个文人画史的视角》一文就相关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 |
|
|
| | |
| 作为一个现代性的生成,博物馆及其教育性面临着历史演变带来的挑战。从博物馆到后博物馆,其中关涉到艺术、历史及文化政治等重重问题的转向,且其复杂地纠缠在一起。特别是针对当下后博物馆现实,如何反思和重构博物... |
| | |
| 在“物—眼—心”之间,杨心广的实验为我们探得了“格物”、“致心”及“穷理”的一种可能。不同于“物派”的 |
| | |
| 近三十年来,每每论及中国画,都自觉不自觉地回到笔墨,以至于似乎除了笔墨,中国画便一无所有。然而,“在线人间”告诉我们,在笔 |
|
|
| | |
| 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当然,艺术家也是生物。 |
| | |
| 2010年9月21—22日,由巫鸿、朱青生和黄专先生主持的“当代水墨与美术史视野”国际研讨会在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举行。讨论议题尽管涉及“历史的反思”、“水墨与话语”、“艺术分析的新视野”及“水墨艺术的... |
| | |
| 1948年,格林伯格在《架上画的危机》一文中提出了“复调绘画”,即一种满幅的、统一的、去中心化的,并不断重复同样或接近的元素的绘画形式。但同时他又认为,正是“复调”导致了架上画的危机,从而使其可能沦为... |
|
|
| | |
| 本届批评家年会的三个议题(当代艺术与“国家”意识、当代艺术史写作及艺术批评中的争论)都是近年来批评界讨论最热的话题。单就“国家”意识的问题,我就先后参加过三次讨论,一是邹跃进老师和贾方舟老师策划的“叙... |
| | |
| 有关当代艺术史的写作,我曾经写过三篇论文:第一篇是针对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讨论写作方法论,第二篇是针 |
| | |
| 何谓当代艺术批评?一直以来,这些似乎都已成了见仁见智的问题。偶尔,也参加一些相关的学术讨论,但不知为什么,讨 |
|
|
| | |
| 2010年8月27-31日,我参加了由《天涯》杂志社和上海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主办的“首届青年博鳌思想沙龙”。王晓明、蒋子丹、张志扬、孔见、李少君等学者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媒体的20余位年轻学子出席沙龙... |
| | |
| 如果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为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的一个界限的话,那么,其显然亦是为界内外所认同的当代文艺或当代美术的分界点,准确地说是起点。回思这二十余年的变迁,不难发现,社... |
| | |
| 如果记得没错的话,“青年批评家”、“第四代批评家”或“新锐批评家”这样的叫法好像是出自贾方舟等上一代老批评家的口中 |
|
|
| | |
| 1985年冬,栗宪庭发表了《重要的不是艺术》一文,在对“前’85美术运动”时期简单梳理的基础上,宣言式的标题“重要的不是艺术”也潜在地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话语基调和价值支点。在栗宪庭看来,“中国基本上没... |